春風拂綠、灼灼其華,眼下正是無錫最美“賞花季”。
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徜徉江南盛地,領略“太湖明珠”之美。從3月到4月,從櫻花、桃花到油菜花、紫藤花,沿著碧水連波的太湖,一路繁花似錦。
無錫市生態環境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太湖無錫水域總磷濃度為0.051毫克/升,同比持平;總氮濃度為1.53毫克/升,同比下降3.8%,交出了一張高分“碧水答卷”。
一曲《太湖美》,唱不盡三萬六千頃波濤、七十二峰蒼翠的旖旎風光。現如今,太湖不斷恢復“年輕態”,《太湖美》的歌詞也逐漸成為“太湖美”的現實。
太湖美了,家門口的河道也美了。“這是我跑過的最美步道!”家住梁溪河附近的孫小姐對新建成的“梁溪十里畫廊”沿河景觀帶贊賞有加,每天早上都要沿河跑一跑;經開區的清水河(小溪港西側)經過綜合整治后,不僅與小溪港連通,還建成了藏有“海綿”的濱水公園,水質穩定在Ⅲ類以上。
岸線變化比水質更明顯。沿湖而行處處皆景,滿眼是生機盎然的綠色。
目前,全市已建成蠡湖、長廣溪、梁鴻3個國家濕地公園和6個省級濕地公園、30個濕地保護小區,累計濕地修復面積達6.8萬畝。
未來,無錫還將形成從拈花灣到蠡湖灣,再到經開區貢湖灣以及新吳區大溪港的環太湖濕地,打造出一條環太湖生態綠色走廊。
據悉,推動太湖無錫水域水質根本性好轉相關行動方案正在擬定。通過河道整治、生態清淤、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工業污染治理等9個專項行動,無錫市將統籌推進外源減量、內源減負、生態修復、應急防控、能力提升等重點工作,以更高質量“兩保兩提”守護太湖。
“治水先治污”,無錫使出“洪荒之力”。
外源減量上,無錫市將大力推進年度重點治太工程,扎實開展全市域排污口排查治理,深化涉磷涉氮和印染企業整治提升,推動城市黑臭水體、劣V類河道全面動態消除到位;內源減負上,推進太湖二輪二期生態清淤,加快建成啟用太湖清淤智能一體化裝備平臺,力求在藻泥淤泥無害化處置、商業化利用上盡快實現突破。
9個專項行動中,滆湖治理被單獨“拎”了出來,可見其重要性。
“洮滆湖水系位于太湖上游,近年來滆湖水質富營養化程度仍較高,抓好滆湖治理迫在眉睫。”宜興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員介紹,宜興正穩步推進太湖西岸“一圈一帶一區”建設,打好滆湖清淤、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等“組合拳”,壓減入太湖污染通量,打造清水廊道。
久久為功,這個春天,無錫的治太故事還在繼續,“太湖明珠”必將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此文章轉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