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意義,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基于歷史、立足當下、面問全球、著眼未來,是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科學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生態環境工作者,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將堅持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堅定不移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自覺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為打造美麗無錫,繪就現代化建設的綠色圖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是要堅持以污染防治為內核,大力減排量。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減少污染物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根本,生態環境部門要以“眼睛里容不了沙子”的鮮明態度,保持污染防治的凌厲攻勢,讓天朗氣清、岸綠水清成為無錫標配版本。要緊盯太湖總磷問題,開展太湖北部湖區水質提升行動、涉磷企業整治專項行動推進,開展走馬塘區域綜合整治和國省考斷面上下游工業園區的雨污水管網排查,有效推動太湖無錫水域水質改善。要緊盯臭氧污染治理,按國內最高治理水平對排放大戶啟動升級改造,落實高排放車輛限行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禁用區管理要求,推動建立餐飲油煙污染治理長效監管機制,推進汽修行業深度治理,重點突出深度減排綜合整治。要緊盯無廢城市建設,構建“無廢城市”信息化管理平臺,形成五大類固廢信息化管理“一張網”,保障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推動土壤污染防治項目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設,實現固廢土壤監管水平提升。
二是要堅持以生態修復為外延,不斷擴容量。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出,“生態保護和修復是一個系統工程”。無錫市生態環境系統將堅持系統治理理念,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并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守紅線,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行動,嚴格落實《江蘇省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行為負面清單》,制定出臺《無錫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推進宜興龍池山和江陰長江兩個生物多樣性保護觀測站建設;增綠島,繼續推進生態安全緩沖區建設,開展濱湖長廣溪、宜興龍池山生態島試驗區建設,加強對重要野生物種種群的專項保護,加強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聯動治理;促轉換,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指導各地包裝EOD和類EOD項目,謀劃策劃“生態環境治理+產業項目”,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推動梁溪區、新吳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錫山區、經開區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指導各地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街道)、村(社區)創建。
三是要堅持以創新監管為手段,顯著提質量。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出“現代化治理體系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支撐”。無錫將進一步提升環境治理基礎能力,圍繞減污降碳、城鎮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點領域,拓寬資金渠道,推動規劃融合,解決落地難題。進一步提升環境監測監控能力,依托統一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實現業務匯集、數據融合、分析研判、預警預報、測管聯動、執法銜接的功能,逐步實現特征分析、成因分析、溯源分析等多項能力整合。要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以峰值目標為引領,嚴格控制電力、鋼鐵、化工等重點高耗能行業企業碳排放總量,嚴把源頭準入關,嚴格控制“兩高”項目審批,加強“散亂污”企業(作坊)長效管理,防止反彈回潮。進一步提升環境執法效率能力,保持執法專項行動高壓態勢,推進非現場執法縱深發展,優化非現場執法流程,探索科學高效組織域外執法,適時曝光一批突出環境違法行為的典型案例,以案增效、以案促改、以案釋法。
四是要堅持以隊伍建設為保障,有效賦能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路任重道遠。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一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總要求,勤勉務實,努力拼搏,奮發有為。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到“致廣大而盡精微”。持續壓緊黨建工作責任,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以嚴的基調正風肅紀,強化監督,懲治腐敗。要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激勵干部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生態環境干部隊伍。
(彭紅宇 無錫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
此文章轉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網站